少儿英语学习中几个错误的学习方式?

在少儿英语学习过程中,家长们为了让孩子能够快速学会英语。往往采用各种教学方式给孩子进行各种尝试,网上的各种的教学经验总结确实给各位爸妈带来一些不错的教学方法。有些爸妈确实在孩子身上也得到应验。但是少儿英语学习必须有一定量的输入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我发现相当多的妈妈对输出的期盼非常大。有些尽管也认同先有足够量的输入才能有输出、水到渠成的道理,但是,很多父母在真正的辅导孩子学习中很少能够做到正确的方式,那么平时在给孩子辅导中常见的错误教学方法有:
1听英语的同时就要求孩子去跟读
很多妈妈急于用教的方式,说一个,就要求孩子跟着读跟着唱。有些外教机构也要求孩子回家跟读。实际上根据我的观察,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当他准备好了的时候,你想不让他输出都难。但是在条件不成熟的时候,大人的要求只能让孩子退缩,甚至产生畏惧心理。也许,就是因为畏惧,知道一听英语就会被要求跟读,孩子索性就逃避了。
2 一开始学英语就要让孩子认字母、背单词
这是一个比较大也非常普遍的误区,有点类似教孩子中文就一定要用挂图教孩子认字、认词一样,似乎只有认识了字母、单词,才是学到了东西。字和词是死的,而对于一种语言的理解才是最重要的。怎么算理解?
最基本的就是当他听到一句话,能够和特定的经历、状态、场合、动作联系起来,能够反应,这是最重要的。想想小孩子学说话,开始蹦出来的词,都是联系具体的场景学会的。所以英语学习也应如此。要给孩子大量的英语语音环境,开始的时候不必认字母认单词,而是让他能听到各种各样的英语语音,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够听到大量的中文一样,等孩子的储备到了一定程度,自己对字母感兴趣了,再给他提供相应的资源就可以了。而这些资源,重点应该是音和形的对应。
3要求孩子像背古诗一样背英语
当孩子愿意指着文字并尝试跟读或自己读,就是阅读敏感期的信号。
说起背诵,安妮学校从来不要求。但是他们对流利阅读的重视着实超出我们的想象。给自己读,给别人读,给家长读,邀请家长来学校听同学们读,各种花样,让孩子们想不大声读出来都不可能。流利阅读的训练,贯穿孩子们一、二年级的整个过程。安妮所录制的音频能达到今天的效果,完全是加拿大学校重视流利阅读的成果。
同样重要的问题,就是一定要等孩子准备好了再读,这是前提。如果一本书读不下来,那就降低难度,换一本简单的来读,而不是要求所有的孩子都读一个难度的书。这才是尊重孩子个体能力差异、因材施教的做法。
为了背诵而背诵,和孩子们融入角色中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对孩子的要求不同,孩子的感受也不同。目前有些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听力水平,要求孩子跟读,背诵电影台词,也有的用各种成人教材给孩子背诵,这些和孩子认知能力不相符的东西,都可能对孩子的英语兴趣产生损害。
4 孩子用英文对话熟练之后才能开始阅读
听、说、读、写,是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必须遵守的规律。但是语言交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有互动的环境并且有必须讲的需要。在中国孩子的英语学习中,英语口语这个短板一定是受制于现实环境的。即使孩子的听力水平再高,大部分人也难以找到互动的环境来说英语,除非是双语幼儿园或者国际学校。正因为如此,尽管目前很多家长花大价钱找外教练口语,但是很多孩子还是不能做到和老外无障碍交流。从这一点来说,如果孩子一直不出国,要想等孩子能自如地说英语之后再开始读,那就有可能错过孩子的阅读敏感期。
5 要求孩子和家长用英语对话
用英语对话,是很多家长认为能提高孩子英语水平的一个方法,但是我对这种方法一直存有怀疑。首先我对中国人英语口语的正确程度没有把握。除非经常和老外交流的人,一般中国人,甚至包括在国外生活的中国人,说出来的英语是不是符合老外的习惯都不好说。所以在要求孩子和我们对话的时候,就会是这样一种情况:一些被我们认为绝对不可能出错的从教科书中摘出来的句子,根本不符合老外的口语表达方式,而这样的中式英语被我们传递给了下一代。加之对话本身对我们也是一种压力,对孩子也是如此。那这种做法是不是有必要,确实值得商榷。
6 认为专门找外教就能说一口流利的英文
也许是因为我们这一代成年人吃够了哑巴英语的苦头,所以在目前孩子的英语教育中,我们特别重视孩子的口语训练。原本语言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说出来是一个基本功能。但是目前的问题是,在没有任何英语语音和场景的累积下,以为有一些单词量就可以直接找外教,并希望依靠和外教谈天气、聊爱好就可以解决孩子的口语问题,是非常不现实的。
声明
睿丁英语官网(www.reading-china.com)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版面设计等)均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保护,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