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从小做起,从生活点滴做起。
让我们每天留出6个“一分钟”,给孩子足够的关爱、尊重和引导,帮助孩子成长!
父母在倾听中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我尊重你,我关心你,我在认真听你说话。
孩子从父母的回应中,感受到父母的友善态度,尊重和理解,接纳与包容,能够勇敢地说出内心的恐惧。
不要总是父母说,孩子听,不要总以为“孩子还小,他还不懂”。
其实,从孩子懂事起,就知道父母的喜怒哀乐。
每天一分钟,换一个角度,走进孩子的世界,倾听一下他们的呼声。
只有在倾诉的过程中才能够看清问题的真相。因此,父母的倾听具有引导孩子说出来的功效,也能促使孩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对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大有裨益。用心倾听,你就会发现,其实他们都懂!
爱与陪伴,是父母最应该给予孩子的。每天一分钟,跟孩子交流,多摸摸他的头,给他最温暖的拥抱,让他知道你是多么的爱他。
心理学家杰弗里·伯恩斯坦说:“只有爱是不够的,不表达出理解,孩子会感受不到你的爱。所以你首先要减少自己内心的负面情绪,要多看到孩子的优点和积极面。”
光是充沛的爱还是不足的,与爱同等重要的是努力的实践与真实的表达,没有透过实践与表达的爱,是无形的、虚妄的。
爱需要表达,也需要行动。
所以,请不要在公共场合骂孩子,别总是抱怨他的成绩,剥夺他的爱好……
爱孩子,请给他足够的爱和尊重。

多拥抱孩子、摸摸孩子的头、睡前一个简单的晚安吻,这些简单的肢体接触能给孩子备受呵护的感觉,提升孩子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每个孩子都需要赞美和鼓励,不要吝啬对孩子的欣赏。

陪伴孩子的时候,请足够认真和专注,让孩子感受到:“你很重要,跟你在一起我很开心。”

时常给孩子准备一些礼物和惊喜,让他的生活充满仪式感。
服务的行动:爱孩子最好的结果,是孩子也会学着用爱别人。
对孩子的爱与教育,需要这些积极正面的表达。
家长要努力发现你和孩子共同喜欢的事情,增加与孩子的情感交流。
孩子也想要探寻大人们的世界,并参与其中。每天一分钟,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中,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多听取他的意见,并尽可能达到共识。
当然,在参与过程中,尊重应与引导并重,不能什么都顺着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他独特的优点,不要从父母的角度看待孩子的优劣。
孩子应当得到称赞时,父母不妨当众夸一夸孩子,这是对孩子的双重奖励。
比如:“宝贝能够主动问候老师,很懂礼貌”。孩子经常得到这种正向的强化,以后他就会愿意主动保持这种良好的行为习惯。
每天一分钟,发现孩子的优点并给予恰当的赞美。
“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长。”优秀的孩子,不仅需要父母的陪伴,更需要父母正确地赞美和欣赏!
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
适当地夸奖孩子可以激发孩子的自信心,经常给孩子鼓励也会让孩子变得自信。
但是如果孩子的每一次进步,父母都过多地夸奖、鼓励,结果却会让孩子变得“自负”而非“自信”。
所以,鼓励也需要适度。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也别总把孩子和邻居家的孩子做比较。教育就像喂鸡一样,把知识硬灌给孩子,他是不情愿学的。
每天一分钟,适度的鼓励孩子,使他充满自信,能有效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每天一分钟,修正孩子生活中的不当行为,如欺负小朋友或者过分吝啬等。
在“矫正”中,首先应弄清孩子行为的原因,其次要讲究教育的方式。
一次,教育家陶行知见一个男孩打同学,便阻止他并叫他到办公室。见到男孩,陶行知拿出一粒糖说:“奖励你,你比我先到办公室。”
男孩不敢抬头。
陶行知又拿出一粒糖:“我阻止你,你就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
男孩迟疑的接过糖。
陶先生接着说:“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你很有正义感,再奖励你一颗糖。”
男孩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打人。”
陶校长笑着说:“你已认错了,再奖励你一块糖!”
和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不可忽视。
天底下没有能随随便便成功的家长,让我们一起坚持每天6个“一分钟”,做孩子最好的老师!
声明
睿丁英语官网(www.reading-china.com)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版面设计等)均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保护,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