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老师’这个工作真的是越来越难干了!”
在中学当班主任的闺蜜打来电话,向我大吐苦水:她班里有个女生因为竞争班长落选而泪洒当场,已经一个多星期不肯到学校上课了……
闺蜜既要安抚班里的其他学生,又要去该女生家做心理辅导,还得去应付学校领导的“特别关注”,真是一团乱麻、苦不堪言。
法国哲学家伏尔泰有句名言:“人生布满了荆棘,我们知道的唯一办法是从那些荆棘上面迅速踏过。”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我们总是会遇到一些失败和挫折,被他人批评、否定、拒绝都是无法避免的事。
只有吸取经验教训,好好反思自己的失误,避免今后重复踩坑,才能让我们减少受挫的几率,成长为更优秀的自己。
但是,有一些人拥有着一颗无比脆弱的“玻璃心”。他们无法面对失败,只愿接受顺风顺水的人生。一旦事情偏离预期、无法如他所愿时,这些人就会茫然失措、无法自控,甚至会做出一些丧失理智的事情。
前两天,我公司一个实习生的辞职理由就特别令人无语——他提交的一项策划方案被部门经理否了,所以他认为经理刚愎自用、不能听取他人意见,让自己的才华无处施展,于是愤而离职……
类似这样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还真的挺常见。而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的童年(12岁以前)缺少挫折,说白了就是活得过于“顺畅”,缺少社会的“毒打”。
因此他们不明白——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人和事都会按照他们的意愿行事,总会有人对他们“say no”。与此同时,他们排解负面情绪的能力以及处理事情的方式也差强人意。
面对相同的挫折、困难,每个人的态度和解决方法却千差万别。于是,“逆商教育”开始频频被人们所提及。
所谓的“逆商”,通常指的就是我们遭遇挫折后所表现出来的应对能力,其中包括面对挫折、摆脱困境以及超越困难等能力。
逆商高的孩子不畏惧失败。当他们面对挫折、拒绝或批评时,能够很快平复自己受挫的负面情绪,以积极的态度想办法解决问题;
而逆商低的孩子则态度十分消极,要么一蹶不振、自暴自弃,要么情绪激动、大吵大闹,甚至走向极端。
当孩子表现出过于好胜,或是不服管教、拒绝接受批评时,家长们可千万不要简单地将其归为孩子“叛逆”“不听话”,而是要意识到——可能是孩子的“逆商”出现了短板。
有些家长对于“逆商教育”存在一种误区:想提高孩子的逆商,就要让他们多经历些挫折,提早适应社会——有挫折要上,没有挫折,制造挫折也要上!
于是,不少爸妈开始有意识地“打击”孩子:
平日里不仅很少表扬、鼓励孩子,还不停地挑剔他们身上的毛病和不足;
孩子遇到困难时大人完全撒手不管,任由孩子自己想办法;
当孩子与别人产生矛盾时,不问缘由地要求孩子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但这些做法不仅不能提升孩子的逆商,还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令亲子间的亲密情感出现隔阂。
所以,我们既不能简单粗暴地制止孩子的过激行为,也不要给予他们一味地顺从、溺爱。
父母需要明确让孩子知道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同时帮助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以及今后的改进方向,使他们能够很快从失败的阴影中挣脱出来,勇敢面对挫折,找回自信。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蕾德·阿德勒说过:“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作为父母,我们有义务让孩子从小就明白两件事:
第一,懂得生命的珍贵。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用自杀、自残来威胁别人。
第二,学会接受挫折。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失败、坎坷和被否定。我们要承认并正视自己的不足和错误,吸取经验教训,进而成为更好的自己。
面对不顺心的事,很多孩子第一时间会表现出抗拒、逃避的情绪,例如哭闹、否认、推卸责任等。
如果不能及时纠正他们的心态,孩子很容易养成遇事毫无担当、强词夺理、怨天尤人的坏毛病。
因此,当孩子开始“撒泼”时,我们应该第一时间对孩子说“不”。如果可以的话,最好将孩子带到一个独立的房间,一对一进行教育,不要让屋里出现第三个人。
需要注意的是:这时我们一定不要打、不要骂、不要讲道理,同时也不要走开——只需要静静地坐在孩子对面,看着他们哭闹撒泼就可以了。
因为打骂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给孩子“以大欺小、以暴制暴”的负面引导;
不跟孩子讲道理,是因为他们正处于情绪激动的状态,不仅听不进去你说的任何话,还会觉得你是在向他们“示弱”,在“求”他们不要哭闹;
之所以不让走开,是因为把孩子一个人关在屋里叫做“关禁闭”,而我们的目的并不是“惩罚”,而是为了教育他们。
当孩子发现哭闹并不能换来想要的结果时,他们自然就会停下。这时,我们就可以开口说话了:“还哭吗?要是想哭我可以继续等你。”
这种情况下,孩子想继续撒泼打滚才怪呢!
当一切归于平静时,爸妈们就可以开始好好跟孩子讲道理了——你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他们之前哭闹的行为是错误的,同时要引导他们学会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以及正确表达自己诉求的沟通方式与技巧。

最后想提醒爸妈们的是——
如果孩子愿意向我们“诉苦”,主动袒露心中的真实想法和困扰,那作为父母的我们也要及时给予他们安慰,帮助他们放下负担,用积极、勇敢的态度面对困难、解决问题。
声明
睿丁英语官网(www.reading-china.com)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版面设计等)均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保护,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