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分享】孩子不喜欢做就不用做了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的父母越来越“尊重”孩子了,从过去千百年来对孩子的不尊重、礼教,到现在的平等、对话,这本来是一个大大的进步,但是,有时矫枉过正,过犹不及,现在很多父母的“尊重”,已经成了“尊从”。
学校老师反应孩子在学校表现不佳,家长说:好的,我回家好好和孩子谈谈,看他喜欢什么方式。

学校布置作业,家长怕孩子太累,不喜欢学习。
上了幼儿园,因为孩子不喜欢就经常晚来早走。
……可是,不喜欢的事那么多,能不能什么都不做?人的一生很长很长,小的时候不喜欢断奶,长大一点不喜欢自己走路,上幼儿园了不喜欢离开家,上了学不喜欢写作业,学习生涯至少十几年,有无数的考试、论文,个个都不喜欢写,毕业后不喜欢应聘,参加工作了不喜欢被考评。晚上不喜欢早睡,还想玩一会儿;早上不喜欢起床,还想赖一会儿。吃饭的时候有很多不喜欢吃的饭菜,想全都换掉。渴了想喝果汁饮料,不想喝白水。老师要求太严了,我不喜欢。
是啊,轻松愉快的事情,所有人都喜欢。但是这些喜欢,给你带来的进步和成长,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的,更多的是休闲和放松,给你感官的愉悦,而不用费力太多。而那些你不喜欢的,更需要费力,需要规范,需要自制。但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更快地成长,更多地收获。
所以,做父母的,不应该动不动就说:“宝贝儿,你不喜欢就不做。”更不能当着孩子的面说,这样无意中给孩子留下的意识是:不喜欢的事,就可以不做。而这一点,小时候可以在家长的庇护下强行做到,长大后就绝无可能。孩子一旦形成了这样的意识,将来遇到问题的时候,就只会逃避。
父母是成年人,是孩子的监护人,我们对事物的看法要比孩子要成熟得多。萧秋水写过:“小孩子会任性,但是大人不可以放弃督促的责任。”不去尝试、随意放弃,孩子就难以体会到成就感,动力不足,没有动力,就更不想努力,于是陷入恶性循环
的死结。
声明
睿丁英语官网(www.reading-china.com)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版面设计等)均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保护,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