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每一个朗读者每一篇文章背后真挚感人的故事都触动着每一个人的心。这个节目之所以能引起爆炸式的反响,其深层的一个原因还是最朴素的文字和最纯粹的语言本身,就是人类最有力的武器,最打动人心的利器。
朗读实在是一种非常好的习惯,如何能培养孩子拥有朗读的习惯,让他也成为一个朗读者呢?那今天就聊一聊如何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朗读者?
怎么帮助孩子成为朗读着呢?少儿英语培训机构睿丁英语专家总结出四个方法,供您参考。
➀
语文课文,孩子一定要朗读一遍。刚开学不久,同学们刚拿到语文书,先把头几篇课文读一遍。注意:一定是朗读而非默读。朗读课文的三大好处:
第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是“书看百遍其义自见”,学英语的时候老师常说语感,其实学汉语更需要语感。每多朗读一遍,自己的理解就会更深一点。朗读可以发现更多默读发现不了的细节,包括自己不认识的生僻字。
第二:朗读可以增强对文章的记忆。为什么古人背书一定要大声朗读还摇头晃脑,那就是要增强记忆。
第三:只有朗读才能纠正发音,形成习惯,练习语言表达。
➁
朗读,应从几岁的孩子开始?朗读这件事可以从孩子刚一学说话的时候就开始练习。这个时候叫做朗读习惯的萌芽期。其实,孩子在看到新的事物,爸爸妈妈教他的时候就是在建立朗读的习惯,小猫小狗,小花小草。只不过这没有那么明显,我们没有意识到而已。
孩子长到两三岁了,能认图了,这个时候就进入朗读习惯的基础期。孩子这个候,能根据图形产生联想说出相对应的事物,也是朗读习惯的正式开始的时候了,我们就要多注意,让孩子把事物的名称大声的说出来。在这个阶段一定要多鼓励孩子的出声表达、多鼓励、千万别因为孩子的某一次说错了,而直接批评,而扼杀了孩子的自信。
孩子在大一些了,不仅可以看图片更能看连环画看绘本,这个时候就是朗读习惯的最重要的形成期了。
这个时候,一般来说朗读习惯的形成有两个传递方向。一个是家长对孩子的,就是家长给孩子讲故事读绘本。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声音温柔而清晰,饱含感情。另一个传递方向,就是宝宝对家长的。就要多鼓励孩子根据连续的有一定前后关系的图画,给家长讲一讲他心里想象的故事是什么样的。这个过程,实在是一个太美妙太重要的过程,可以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学习能力,太多太多了。这个阶段如果进行的好的话,孩子的朗读习惯一定会深深的植根在他的心里,对他的一声都会非常有益。
➂
朗读应有仪式感。朗读一定要有仪式感。古人读书一定要正襟危坐,以表示对古圣先贤的尊重。今天没必要这样,但也不能随随便便找地方葛优躺,就开始朗读了。那样除了对知识不尊重之外,对于学习也是不利的,同时还会对嗓子对气息都有不良影响。
我建议每个家庭可以建立一个朗读时间。每个星期拿出一个小时的时间,一家三口坐在一起,放下手机、关上电视,每个人为大家朗读一篇自己最近发现的好文章或者一个小故事,然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心得。注意在这里要强调,这个朗读时间或者也可以叫故事会,绝不是孩子一个人的表演会,一定要爸爸妈妈一起参与。
➃
朗读一篇文章,尤其是好文章经典文章,一定反复研读。读的越多,你的理解会越深入。
我记得我小的时候,自己读一篇文章是芥川龙之介的《橘子》,那是我特别喜欢的一篇文章,我真是不知道反复读了多少遍,绝对是饱含深情的朗读。直到今天我都脱口而出“冬天的一个夜晚,天色阴沉,我坐在横须贺发车的上行二等客车的角落里,”呵呵,有点扯远了哈。反正就是一句话反复研读,妙处无穷。
声明
睿丁英语官网(www.reading-china.com)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版面设计等)均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保护,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