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丁深思】不要把坏情绪传染给孩子

儿童的情绪大多来源于家庭,来自于父母。所以,睿丁小编提醒家长们千万不要把自己的糟糕情绪传染给孩子们哦!
情绪——人人都会有,儿童亦然!
经常会有家长和老师向我咨询,说孩子有时会无缘无故的大喊大叫;有时会一个人躲在角落里不吭声,有的会摔东西,有的还会攻击别的小朋友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这些孩子会让老师感到很头疼,同时家长也会给这些孩子贴上负标签。
其实,真正头疼的是这些孩子,给孩子贴上负标签,说明家长并不理解孩子。儿童是通过这些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儿童的世界并非都是无忧无虑,他们同样会因为外界以及自身的因素而产生情绪。
但是,儿童的情绪大多来源于家庭,来自于父母。
家庭环境良好,父母关系融洽,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不仅会有好的情绪,更重要的是,他会在家庭的影响下,父母榜样的作用下,学会合理的表达情绪,认可自己的情绪。
相反,如果家庭环境不良,父母关系紧张,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孩子,内心中的情绪一定是负面的,同时,他们会通过父母的互动模式学会不良的情绪表达方式。
在幼儿园经常攻击别人的儿童,家庭背景一定是动荡不安,父母的互动模式往往是拳打脚踢。孩子每天目睹父母上演“全武行”,内心充满了恐惧,时间久了会转化成焦虑。
人的负面情绪就好比一个被充满了气的大气球,如果没有出口,气球就会爆破。儿童有了负面情绪往往就会采取攻击别人、摔砸东西的方式来发泄,还有的儿童会自残,比如用头撞墙,有的会采取另外一种方式,比如:不愿意和小朋友交往,不合群,不愿意参与游戏活动,独自一个人不言不语,这种退缩型的孩子,也是因为受到不安因素的影响,才会把自己隐藏起来。
遇到这种情况,一味的指责孩子是没有用的,反而会因为成人旳指责,变得更加的严重。
1、了解儿童的需求
儿童的哭喊、攻击、躲进角落说明他内心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或者是他需要关注与认可。这时,拒绝采用暴力的手段来解决此类问题。成人要蹲下来,仔细的寻问发生了什么,通过了解事件的经过,获取足够的信息,以此判断孩子的需求。只有这样才会真正的解决儿童的问题,而不是制止、批评、以暴制暴。
2、体会儿童的感受
孩子流泪,说明他内心是委屈的;大喊大叫,证明他是愤怒亦或是恐惧;孩子躲在角落,说明他需要安全感与关爱;他攻击小朋友,说明他内心的焦虑,他需要有人体会他内心的痛苦,帮助他疗伤。所以,成人要真诚的接纳他们,体会儿童每一个行为背后的感受。
3、调整自己的情绪
当儿童有了情绪的时候,成人要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要受孩子的影响,当孩子哭闹的时候,有的父母就来劲,不耐烦,不问青红皂白先打了再说;当孩子躲在角落里,有的父母紧张,不知所措,父母的言行无形中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4、营造适宜的环境
适宜的环境并不是一切都要满足孩子的要求,一切都要按照孩子的意思去做。而是要宽严有度,繁简有序,要想让孩子做到,父母就要做出样子,不能面对孩子说一套,背后做一套。特别是在管理自己的情绪方面,要摆正心态,才能保证心情。
不要让自己的不良情绪影响了孩子的成长,父母先学会管理情绪,再去处理孩子的情绪,如果连自己的情绪都不能管理好,又怎么会引导孩子。
管好自己的情绪,不要把负面情绪传染给孩子。
声明
睿丁英语官网(www.reading-china.com)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版面设计等)均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保护,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