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五位中学校长:中高考变化后,教学的三大变化

今年北京中考、高考试题变化多多,侧重考查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观点,试题取材范围更宽更广,更加侧重考查学生平时的阅读积累和实际生活体验。
中高考变化了后中学教学该怎样变?一起来听北京101中学、北京二十中学等多所中学校长和专家们咋说课堂更加灵活开放的变化趋势。

1、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附属学校校长曲建华
“教师不能再纠缠那些偏题、怪题,而是要给学生提供更加宽松的学习氛围,在培养兴趣、教会方法、拓宽知识面上下功夫。” 从中、高考出题的灵活性来看,需要教师敢于打破教材、教室的壁垒,把知识和能力与生活结合、与实际结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体验、合作、探究类的学习活动,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同时,形成自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从而为学生走向社会以后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中、高考试题越来越“宽”、越来越“活”,使各个学校敢于在课堂教学改革上下功夫。教师不再把教育内容窄化到考试内容,也不再把教育的对象窄化为“好学生”,能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关注学生个体上,坚持通过少而精的作业,让学生在适合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获得成功体验。
2、北方交通大学附中密云分校校长程学军
考试改革也会倒逼教育改革的推进。一方面会推动学校教学组织方式的变革,如实施“走班制”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师转变角色,做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促进者,同时进一步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中高考改革将会有利于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设置,同时对于进一步落实学科改进意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育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学校校长要改变传统的课程资源观,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周边的社会教育资源,让学生多去博物馆,多参加体验性的实践活动。”课程不断立体丰富变化趋势。
3、北京101中学副校长熊永昌
有条件的完全中学可以系统地设计初高中课程体系,在初高中学段之间开设“融通性”课程。这种持续培养更有利于学生的实际获得。近年来,中高考试题越来越突出学生综合利用学科知识能力的培养,这预示着各学科之间的边界将逐渐模糊,学校将有更多的课程自主权,按着各自的校情和学情,进一步整合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课程,使之更加符合学生成长需求和自身的培养目标。
4、北京二十中学校长陈恒华
以前的学校评价更看重学生的成绩,评价方式较为单一。当中高考变得“活”和“宽”以后,学生的潜能得到更进一步的挖掘,个性特长也能够得以更全面的展示。“我们的评价不再让学生比拼优劣,而是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进而帮助他们找到学习的信心、动力和方向,让他们在集体学习中找到认同感。”
5、广渠门中学副校长崔楚民
随着课程内容、教师授课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将来无论是政府评价学校,还是学校评价学生和教师,都将不再纠结于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而是用动态的发展的指标来衡量。“将来的评价方式将趋向于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清晰的记录,并且记录过程将上传,计入考试成绩,这种评价方式不同于传统的纸笔测试。”
北京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称
2015年北京市高考语文部分试题的难度不大,首先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并着眼于学生12年的学习积累。而中考语文试题也同样体现了学科内容的“宽”度,加大了对语用能力、阅读能力、判断信息能力的考查。从考题内容上分析,一方面体现了学生9年、12年课程的贯通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着眼于社会和家庭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语文的教学要求。从考试变化来看,未来学校在课程建设上,要更加注重各个学段之间的有效衔接,整合学科资源,打破学科壁垒,穿越校际边界,充分盘活、利用一切可用的教育资源。 评价日趋细致科学变化趋势。
下一篇:英语单词记忆综合八大技巧
声明
睿丁英语官网(www.reading-china.com)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版面设计等)均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保护,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