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名单新鲜出炉了,怎么?获奖书单你还不知道!那就太OUT了!茅盾文学奖可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每四年评选一次,每部作品都可以称得上是精品力作,
这一届的获奖作品都有哪些看点呢?又有哪几位作家获此殊荣呢?睿丁英语的小编现在就把新鲜出炉的、还热乎乎的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呈给您。眼看假期就要结束了,还不快读几本好书收收心,眼瞅着就开学啦!
1、格非《江南三部曲》
《江南三部曲》是著名作家格非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酝酿构思,到2011年终于完成定稿的系列长篇巨作,呈现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内在精神的衍变轨迹。《江南三部曲》分别是指:《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人面桃花》是开卷之作,小说讲述晚清末年、民国初年江南官宦小姐陆秀米与时代梦想、社会剧变相互纠缠的传奇人生,小说悬念迭生,余韵悠长。《山河入梦》的故事发生在1952年至1962年间的江南农村,讲述了主人公姚佩佩和谭功达颠沛流离的一生。《春尽江南》讲述了一对渐入中年的夫妻及其周边一群人近二十年的人生际遇和精神求索,深度解读时代精神疼痛的症结。这部小说主体故事的时间跨度只有一年,而叙述所覆盖的时间幅度则长达二十年。小说透视了个体在剧变时代面临的各种问题,深度切中了我们时代精神疼痛的症结。
2、王蒙《这边风景》
这可是81岁的王蒙首次捧回的茅盾文学奖,这部作品不可错过啊!
《这边风景》是王蒙六七十年代下放新疆农村劳动期间创作的长篇小说,因各种缘由未曾付梓,但在《王蒙自传》和各版本评传中都有所提及,因而是一部早有耳闻却迟迟未露面的小说。小说反映了汉、维两族人民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的真实生活,带有历史沉重的份量,又将日常生活中的人物塑造得极为生动,悬念迭生,独具新疆风情。该小说在每个章节后设计“小说人语”,用79岁王蒙的角度去适时点评和阐述39岁王蒙当时的创作和思考,形成“79岁王蒙与39岁王蒙的对话”,为这部六七十年代的作品添加了现代感和时代感。
3、李佩甫《生命册》
《生命册》是李佩甫继《羊的门》、《城的灯》之后,“平原三部曲”的巅峰之作。作品主人公“我”,是一个从乡村走向城市的知识分子,一个“背负土地行走的人”。他从乡村到省城,从省城到北京,再从北京到上海,一路走来,“我”的身份也从大学老师、北漂者、南方股票市场上的操盘手,到一家上市公司的药厂负责人。《生命册》书写了整个平原上的各种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及一个村庄五十年的生存状况,可以说是一部自省书,也是一个人五十年的心灵史。
4、金宇澄《繁花》
金宇澄长篇沪语小说《繁花》曾被誉为是史上最好的上海小说之一,《繁花》是一部地域小说,人物的行走,可找到“有形”地图的对应;这也是一部记忆小说,六十年代的少年旧梦,辐射广泛,处处人间烟火的斑斓记忆,九十年代的声色犬马,是一场接一场的流水席。叙事在两个时空里频繁交替,传奇迭生,延伸了关于上海的“不一致”和错综复杂的局面,小心翼翼的嘲讽,咄咄逼人的漫画,暗藏上海的时尚与流行;昨日的遗漏,或是明天的启示……即使繁花零落,死神到来,一曲终了,人犹未散。
5、苏童《黄雀记》
《黄雀记》之名,源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暗喻了《黄雀记》中的主要情节的交错复杂与命中注定。《黄雀记》延续了苏童惯常的小人物、小地方的叙事风格和节奏。故事并不复杂,就是一桩上世纪80年代发生的青少年强奸案。分为三章:保润的春天、柳生的秋天、白小姐的夏天——三章的标题暗示了三个不同的叙事视角。“通过三个不同的当事人的视角,组成三段体的结构,写他们后来的成长和不停的碰撞,或者说这三个受侮辱与被损害的人的命运,背后是这个时代的变迁。主题涉及罪与罚,自我救赎,绝望和希望。”
声明
睿丁英语官网(www.reading-china.com)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版面设计等)均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保护,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