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来了,你给孩子承诺物质奖励了吗

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对于正在读小学五年级的马子斌来说,考试成绩,不仅仅事关分数、荣誉感,还有更大的物质奖励等在那里。“考得好,我爸爸答应给我买个ipad,如果考进前五,还会带我去旅游……”近日,几位初中生讨论着家长许愿他们的期末考奖励。不少班主任也反映,班上确实有不少家长对孩子“论分行赏”,甚至不惜大价钱刺激孩子学习。
每次考试之前,很多家长都给了孩子这样或那样的许诺。朝阳区的学生家长杜女士表示,自己几乎年年都会这样做,“我是有答应孩子,期末考试考好了,有奖励,有时是书,有时是美餐,不一定,但都有兑现。”而杜女士也表示她周围的家长中,有九成都对子女考试成绩施行各种奖励。“因为家长觉得,这能给孩子很大的动力。”
西城某小学的高伟老师也发现了这个现象,据她了解,有不少家长正在给孩子定下考前诺言,许诺的奖励除了有电脑、ipad等电子产品,还可以选择外出旅游,到哪里去玩还会让孩子说了算。
在高伟老师看来,适当的奖励有助于促进孩子的进步,但考前许诺这种做法只能暂时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对孩子的成长利少弊多。“考试成绩的好坏,是学生平时学习成绩、学习态度方法、勤奋程度等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临考之前,家长靠这种许诺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无异于拔苗助长。靠许诺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非但不能长期奏效,反而容易打消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失去获得学习真正乐趣的可能。”
孩子最渴望精神鼓励 而不是物质奖励
贺兆梅(门头沟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考前许诺需要因娃而异。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家长这样做未尝不可,但需要注意许诺定下的目标不要过高,要与孩子的能力相匹配,让孩子踮踮脚能够着,才不至于打消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要逐渐转变许诺的内容和频率,毕竟能刺激人上进的动力,有内在的,也有外在的。外在的奖励,可能会削弱内在动力。外在的、物质的鼓励,会让孩子对物质越来越期待。但人的物质欲望是无穷尽的,到后来,家长会满足不了孩子的物质要求。总是被物质来刺激成就感的孩子,特别容易放弃。家长需要慢慢地调节激励手段。奖励孩子,要注意奖励好的行为,而不是结果;要了解孩子的需要,不应由家长说了算;可以尝试用其他孩子喜欢的方式来取代物质奖励。
每个人都需要得到肯定和赏识。特别是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更渴望得到的是被认可的感觉,而不是具体的物质。将孩子学习的外部动力转化为内部动力,除了物质奖励,还有更重要的精神鼓励。采用精神鼓励等方式,一样可以让孩子自发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长若对孩子许下承诺,就应该及时兑现,不然会打击孩子积极性,还会树立不诚信的负面典型。
声明
睿丁英语官网(www.reading-china.com)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版面设计等)均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保护,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