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读书,无论是是对“应试”还是“素质能力”的提升,都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不管是一线老师,还是教育专家,都提倡孩子多读书。可是,家有不爱读书的熊孩子可怎么办呢?跟睿丁少儿英语小编来学习下别人家妈妈的教育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限定看什么书
就像本文开头写到的那样,熟悉我家情况的人,时不时就会问我们“你们家孩子都看什么书呀?”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我都是这样回答:“我家孩子看得很杂,什么都看。”说得我好像不愿意告诉别人似的。
其实是真的,轩轩、悦悦的书柜里什么书都有,我和轩爸的书柜全面向孩子开放,他们看诗歌、看小说、看杂文、看漫画、看绘本……随她去!
书不能一次性多给
再好吃的东西总吃就不香了;再好玩的玩具总玩也就不好玩了,看书也是同理。得欠着点,看完一本再给一本,这样小孩才有盼头,读起书来才会更有效率,拿到新书时才会更兴奋。
《水浒传》连环画,那是轩爸小时候特别喜欢的一套书。偶然在网上发现,一高兴把全套都买回来了。轩轩一开始也很高兴,可是很快发现她看了第一本、第二本,后面的就一直新崭崭的放在书柜里没再动。问她为什么不看了,她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但我们明白了:好书一下子给太多喂腻了。
从此以后,轩爸学“聪明了”。再买成套的书,不让快递往家送,而是先送到单位,存着,只拿一本回家,鼓励孩子读,哪天快读完了,就再拿一本。
把书放在孩子够得着的地方
这点看似很不起眼,但是作用巨大。往大了说,是营造读书氛围;往小了说是让孩子看得见书、够得着书,才有可能拿起书。
这样孩子想看书,不必再到书柜里找,随手拿起来就能看。书买回来后别放书柜,就那么不动声色地随便摆在哪,不用引导,不用说教,更不要提要求,要最大限度保护孩子的“阅读兴趣”,让他们从自我感知中发现“读书的美妙”,充分享受读书所带来的快乐。
孩子表现好时奖励一本书
为了鼓励孩子做好一件事,大人常常会许以一些物质奖励。而我家最常奖励的奖品是书。把书作为奖励品,本身也是一种暗喻,一种无形的引导:表现好就能得到奖励,奖品是书,这无形中给书贴上一张标签:书是好东西。这于孩子对书的认知形成也会起到不错作用。
设定问题引导孩子去书里找答案
晚上轩爸陪悦悦睡前谈心。悦悦问爸爸:“人为什么会长高?”“人为什么会饿?”“人为什么要拉粑粑?”
轩爸给悦悦讲了人体的结构,消化和成长的原理。然后向悦悦推荐了《大英百科全书》。最近悦悦看这本《大英百科全书》,正看得津津有味呢。家长一起看孩子爱看的书 也许难免有的家长就会问了:书的质量良莠不齐,孩子的辨别力和鉴赏力又不够,如果就这么“大开城门”岂不成了“放任自流”吗?没错,有这种担忧是正常的。我们也有。
针对这种担忧,我们做了两件事:
一、上网查看孩子爱看的书的作者和作品介绍。像轩轩爱看的作者,我们发现大多都在“中国作家富豪榜”里榜上有名(写作是清贫的,作者收入高一定程度证明其作品是符合大多数的阅读爱好和审美的)。这就大差不差了。
再者,我们一起看孩子感兴趣的书,像轩轩爱看的很多小说,我们都争取多看,一是为了了解孩子在看的是什么类型的书。
二、和孩子一起讨论书中的内容,一起分析书中的人物、故事情节编排合理性、人物塑造的优缺点。在讨论过程中,我们常常问小姐妹的问题是“如果这个故事、这个人物、这个情节发展,让你去写,你会怎么写呢?”
姐妹俩就会饶有兴趣地争相表达,这也许也算是“寓教于乐”吧。陪孩子一起读他们爱看的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你和孩子聊起书来有共同话题,让孩子觉得“你懂TA”,是TA的朋友,而不是长辈,所以和“朋友”无话不谈。
睿丁少儿英语培训专家说:
多读书、读好书能够帮助一个人成长、可以给每个人的理想插上翅膀。让我们与孩子都多读书、读好书吧!这样才能更好地驾驭我们的翅膀,飞的更高!
声明
睿丁英语官网(www.reading-china.com)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版面设计等)均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保护,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