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家长频繁问: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短平快地帮助孩子提高阅读呢?
睿丁英语小编答:有!
在各种阅读技巧中,“提问法”是相对容易,孩子相对更容易接受的一个。家长学会提问,让孩子学会提问和自问自答,在提问和回答的过程中,孩子就能掌握各种技巧和能力。
那么家长要如何提问才能更有效果呢?
第一阶段:以孩子的兴趣为主导提问
在孩子刚接触阅读提问法时,家长要完完全全地站在孩子的角度进行提问,从他们的视角、他们的出发点、他们在听故事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些行为举止,进行提问。
比如:
1.刚才你笑的那么开心,是什么情节让你那么高兴?
2.这本故事,哪里最打动你?
3.这个故事妈妈/爸爸觉得特别有意思,你能把故事讲给我们听听吗?
4.这个故事中,你有什么疑问/问题?
5.你认为你像故事里的哪个主角?妈妈像哪个?爸爸像哪个?
6.你的小伙伴中谁读过这本书?到学校的时候跟小伙伴交流交流看他们怎么想的?
这是第一个阶段,在提问时,把问题的核心点落在孩子的一些感受上,落在孩子对故事的一些相对粗浅的理解上,落在好玩的情节上,不要让孩子认为这是在提问,而是故事的继续。这样的练习有1-2个月时间(每天每晚进行的基础上,50本绘本)之后,孩子就会渐渐地适应和愿意参与到一起的互动中来。
第二阶段:加深难度从故事为出发点
当孩子习惯以互动的方式进行提问之后,孩子甚至会主动地提出若干问题出来,这些阅读的过程如果被他们认为是好玩的/有趣的/非课堂式的,他们就会跟着我们的节奏继续走下去。
在第二个阶段,当孩子已经理解并接受妈妈在讲完故事之后有提问时(家长也需要不断地灌输提问的意识),孩子就能够顺利地回答我们从故事/图书为出发点设计的一系列问题。
比如:
1.这个作者真有意思,这本书写完了妈妈还没太懂,你懂了吗?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这个故事你之前听过类似的吗?
4.这个故事中最有趣的片段是哪些?你认为你会这样吗?
5.作者为什么要给我们写这样的一本书?
6.这个故事中作者的表达方式有什么特别的?
第二个阶段适合孩子在有很多本书提问和互动的基础积累下,孩子开始学会思考、学会带着问题听故事,并理所当然地认为父母在阅读完会提问。
问题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和第一阶段穿插进行,但是从孩子的兴趣点要转移到阅读文本上来,包括时间、地点、人物特点、故事情节、中心思想等等,但是提问的方式要灵活多变。
第三阶段:孩子的内在感受和串联式提问
在第三阶段,很多孩子可能已经不需要家长提问,就已经开始展开丰富的内心活动,但是如果要提问,在这个阶段以下一些问题大家可以参考。
1.听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2.作者写这个故事,他的哪些文字/句子/观点和你的感受是一样的?
3.和这本书有相同意义的其它故事,你听过哪些?
4.这本书中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会对你的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5.作者还写过其它哪些故事,你同样很喜欢?
6.作者写作风格你喜欢吗?你想要试一下作者的表达方式吗?
7.如果有机会见到作者,你会问他/她什么样的问题?
问题的形式/方式可以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多样地进行,但是要从孩子的兴趣开始,到以故事为中心的认知转移,最终再回到孩子自身的认识上,这是孩子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最基本的途径,如果孩子在阅读课外书的过程中有这样一个学习的过程,那么孩子在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上,他们都会获得这样的学习方法。
毕竟,提问和回答,伴随我们的一生,在任何阶段的学习生涯中,提问、思考、回答,才是孩子主动学习的唯一的正确、有效的途径。
声明
睿丁英语官网(www.reading-china.com)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版面设计等)均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保护,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商业用途。